体质综合测试
体质指数(BMI)
BMI(Body Mass Index)即身体质量指数,又称体质指数、体重指数。BMI指数用来判断你是体重正常、超重还是肥胖。
对于不同的人种,同样的BMI可能代表的肥胖程度不一致,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的BMI水平在整体上低于欧洲国家。以《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》认定的数据为标准来划分:BMI<18.5为体重过低(表明营养不足);BMI=18.5~23.9为体重正常;BMI=24~26.9为肥胖前期;BMI=27~29.9为Ⅰ级肥胖;BMI=30~39.9为Ⅱ级肥胖;BMI≥40.0为Ⅲ级肥胖。当BMI值超过25时,每增长5个单位,死亡率就会上升29%。
据多项研究表明,亚洲人在较低的BMI水平时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的危险。也就是说,中国人在BMI低于25(比如临近23或24)时,就开始有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。
体脂肪率(BFR)
体脂肪率BFR(Body Fat Ratio)是指人体内脂肪质量占身体质量的百分比。体脂肪率是反映一个人胖瘦程度最直观有力的数据,剔除了骨骼、肌肉和水分对体重数字的影响。体脂率还根据性别有两套评测标准,因为女性出于生理原因(排卵、生育、哺乳等),体脂本身就比男性高。
要判断一个人真正的肥胖程度,除了用BMI做参考指标外,还必须要检测体脂肪率,这样所得出来的结果才会比较客观。
标准体重
标准体重,是由疾病与体重相关性统计得出的,个人最为健康的体重状态。
体重正负10%区间为正常体重范围。大于标准体重10%为体重过重,大于20%为肥胖。
基础代谢率(BMR)
基础代谢率(Basal Metabolic Rate,BMR)是指在自然温度(18 ~ 25℃)环境中,清醒、静卧、空腹、思想放松状态下,维持生命(心跳、呼吸、腺体分泌、肾脏过滤排泄、解毒等基本生理活动)所需消耗的最低能量。
减肥最佳摄入热量 = 基础代谢率 + 耗能 - 500。
有氧运动最佳心率
运动生理学家发现,运动量达到最大心率的60%时,身体开始大量消耗脂肪供能。当最大心率达到75%以上时,身体在消耗脂肪的同时开始消耗蛋白质(肌肉)供能。因此最大心率的60%~75%(称为目标心率或靶心率)即为有氧运动燃脂的最佳心率区间。
有氧运动最佳心率的计算方式一般有最高心率法(Maximal Heart Rate Method)和心率储备法(Heart Rate Reserve Method)两种,其中心率储备法则需要预先测量静息心率(也叫静止心率,记录极度安静状态下1分钟内的脉搏跳动次数。测量的最佳时间是早晨起床之前),会提供更准确的数据。